2019年对于中国电影行业来说,注定是无法平静的一年。对于影院来说,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实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在文娱行业,删除了“电影院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放映电影片,应当符合中国政府规定的国产电影片与进口电影片放映的时间比例。放映单位年放映国产电影片的时间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片时间总和的 2/3。)”的规定。
在艾维电影看来,和目前电影行业遇到的问题(票房下降、观影人次下降、观影人数下滑等)相比,新政对于国内电影行业的影响无疑会更加深远。
在这个政策中,有两个主要信息点,一是外资可以独资建设经营影院;另一个则是放映单位年放映国产电影片的时间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片时间总和的 2/3。这两点和影院都息息相关。然而,影院的建设和经营应该由哪方来掌控,对国内电影行业暂时没有引起多大的影响。但第二点,影响是直接且巨大的。因为它不止和影院相关,还影响到影片的拍摄方、观众。
这条政策从2009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始实施。2017年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但仅仅两年后便废止。我们不禁要问,政策的变动为何如此迅速?要找到答案,笔者认为需要先了解制定这个政策的初衷。
关于这条政策,很多人都保持怀疑态度。甚至有极端的网友表示,这条法律就是自我保护,对于中国电影行业来说是治标不治本。但从电影行业从业者来说,这一规定还是具有其合理性的。
或许我们能从参与过《电影法》制定相关工作的尹鸿学者那里得到一些思考。他曾说:“大部分欧美国家,包括韩国,经过了缓冲期之后市场就开放,韩国一年放了千多部进口电影,就是配额限制已经取消了,原来韩国也有三分之二放映时间限制,这是我们学当时韩国的做法。韩国现在已经没了,但是这对中国电影目前发展现状来讲还是有很大的压力,所以有了这样一个可以说是防火墙,让未来遇到更多进口电影时,我们适当的利用国际规则来为国产电影发展留点空间和时间。”
确实,中国电影行业相较于西方国家起步晚,底子薄。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让它成长起来,在外国影片的冲击下,很可能就会夭折。就像一个孩子,需要大人对的保护一样,当中国电影还不具备和外国影片正面交锋的时候,是需要适当保护的。
并且,《电影法》不是中国独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对本国电影行业进行保护。韩国、法国等国家都曾出台过保护本国影院行业的政策。
这个政策就像不成文的“国产电影保护月”一样,在某一历史时期,能对中国电影行业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但如今,国家为何又选择在号称“影视寒冬”的今天取消这个保护政策呢?
艾维电影认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国内电影行业已经成长起来了
虽然说今年是电影行业比较艰难的一年,关于电影的数据都出现下降趋势。但是本身的体量是在的。作为全球第二大票仓,中国电影的实力已不容小觑。影片产量、影院数量、银幕数继续增加。虽然增速放缓,但并不意味这衰退。就像我国的GDP增速虽然不及以前,但是国家和人民却越来越好一样。电影行业也是一样的,过去是求“吃饱”,现在是要向“吃的好、吃的美”转变。因此,以前为了求“吃饱”的政策在今天就不适用了。
新政更符合国内电影市场发展
我们都知道,经营影院的第一目的是为了盈利。只有业绩好才能盈利,但是政策强制要求国产电影的放映量不得少于年时间的三分之二。那就会直接对影院的排片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据某位影院经理介绍,总体上看,他们影院的海外排片量基本占到全部排片量的50%,在某些特殊时期,甚至达到60%。海外片显然更能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当然国内也不乏优秀的影片,但在数量的稳定输出上还是逊色不少,如果这条规则继续实行,影院的收入一直会受到影响,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影院经营也会更加困难。
《史记》中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被断了财路的影院、院线肯定会想出对策。比如说为国产片安排早场这种方式凑时间,这就和制定这个政策的初衷相背离了。
同时,政策保护了“好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烂片”。这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有网友表示,好的影片有诸如《我不是药神》之类好作品,但是同样有《猛虫过江》这种口碑极差的作品。当然烂片不是我国的专利,国外的烂片也有很多,但问题在于中国的电影行业如果始终处于一种被保护的状态下,它是长不大的,即使长大了,也是有缺陷的。缺乏竞争意识,一旦离开了保护,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最后,与国家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国策有关。这项政策的改变,显示了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决心,也是主张多边贸易,平等往来的具体体现。
电影行业自身出现了新问题
近代屈辱历史已经证明,保护不能发展,只有开放才能共赢。在当今世界,我们要成为电影强国,开放,要竞争,在压力下才能出好作品。
尤其是今年,被业内人士称为影视寒冬,据中国电影专资办发布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的总票房同比下降、观影人次下降,外国电影强势、国产电影口碑越来越差。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年总票房为311.7亿元(去年同期为320.35亿元,同比减少2.7%);总人次为8.08亿(去年同期为9.01亿,同比减少10.3%)。全国新增银幕数约4357块,新增影院691家。同比银幕数增速约为16%。我们应注意到,银幕的数量呈高速态势增长,但国内电影优质内容的供给赶不上影院增长速度,国内的影院行业已经进入整合与调整的阶段,盈利会越来越艰难。
此外,这些数据还从侧面表明电影院吃“人口红利”,以规模经济形式发展的时代就要结束了。观众有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要求看到好的作品,需要在电影院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服务。因此,国内的影院运营商们应该以“为观众创造更好的体验”为切入点,从粗放、单一经营向精细化、多元化方向转变,以便更好地应对即将来临的竞争新阶段。
而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外国的影院公司无疑是更加成熟的。现在国内取消国产影片放映时间限制,并且允许外商独资建设经营影院。这些举措将打破国内影院行业的现状,倒逼中国电影行业拍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加速电影院的兼并重组、升级。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对国内的影院而言,政策的改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排片历来是影院的重中之重,影院无法决定影片质量的好坏,但选择放什么影片对影院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取消了时间限制,影院可以自由的经营。排片就可以以影片质量为标准,以市场为向导,以观众的喜好为落脚点。那么,可预见的是,影院效益会越来越好。
然而,国家虽然不再限制时间,但是也放宽了外商对国内影院投资的限制。可能对国内影院影响最大的,就是外商可以独资在国内建设、经营影院了。外国的影院公司,尤其是北美国家的影院公司比我们起步早,发展更为完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也更先进。
可以预见,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政策的改变,外国影院公司会更深入介入国内的电影市场,与国内的影院争夺观众,那么,国内影城该如何未雨绸缪呢?
艾维电影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创新管理和运营理念
采用社群化、个性化、多元化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如2012年成立的Tugg网站,通过在线社区发起众筹式文化活动。就可以有效填补影院在周一到周四上座率的空白。Tugg网站与全美范围内的影院展开合作,用户可以发起举办众筹观影活动的申请,从Tugg提供的片单中选定电影、时间和场地,待影院方审批通过后,会生成活动页面,用户可以将其分享给自己的社交圈或粉丝群体,销售影票。当在最后期限前出售了足够数量的影票时,活动便会如期举办,反之便会取消。随着5G技术的成熟,影院还可以考虑承接直播戏剧表演、体育赛事转播、明星见面会、各大品牌的新产品发布会等商业活动。
在个性化经营方面,可参考上影影城与美影厂合作打造美影厅的例子。100座的影厅外墙手绘了美影厂的经典动画作品,厅内软包上装了3盏葫芦形壁灯,每张座椅椅背上都印上了齐天大圣的图案。墙绘中的南天门竟是可以打开的退场通道,金箍棒、挑水的木桶等元素还被做成了立体可触摸的实物,前来观影的观众纷纷表示:找到了童年的感觉。提升服务质量
虽然,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观众往往不会过多在意电影票价,他们更重视在影院的观影体验是否能让自己满意,也即经济学家所说的体验经济,国内的消费水平可能还没有真正踏进体验经济时代,国内的观众对票价还是比较敏感的。但是国内的影院却不能以此为理由,不去思考如何提升影院的服务质量。
新的形势表明,国内的消费理念已经发生变化,尤其是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时代,90后、00后的消费观念和老一辈是不同的,他们确实更加注重体验,更关注影片的好坏,服务质量的高低。
而且,好口碑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等观众完全转变消费观念再去提升服务,或许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了。
无论是国内电影市场,还是政策的变动,都表现出我国电影行业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以质取胜是当下乃至未来的一个方向,谁能把握先机,就有可能先人一步,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据《
- 上一篇:《千与千寻》说的不就是你吗?
- 下一篇:关注现实回归理性 国产青春片找到正确打开方式
外商独资影院即将入市,国内影院如何未雨绸缪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0日